熱風機供暖末端設計需考慮空氣源熱泵機組水溫特點
空氣源熱泵機組供暖項目失敗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考慮空氣源熱泵供暖本身的特性。特性一、供水溫度平均水溫與原采暖形式供水平均水溫有差距,空氣源熱泵機組理想供回水溫差5℃,原采暖可能是10℃。特性二、末端設計需要與空氣源熱泵機組匹配,原采暖設計末端可能已經不適合了。
舉例:某工廠有2個廠房,每個建筑面積約2萬平米。大家考慮下該怎么做?是不是用熱指標乘以面積,得到熱負荷,然后再考慮COP,比如取2.5-3.1。折算出需要多少匹的空氣源熱泵機組。
再考慮間歇供暖的附加。間歇供暖時,應根據熱平衡進行折算。即間歇熱指標=連續熱指標X24日供暖小時數。最終的熱指標可能取到1.2-1.5倍。大家考慮下是不是考慮這么多就算合格了?我的回答是不對,還要考慮末端的形式,不同的末端的散熱能力是不一樣的。普通暖氣片比系數可試算,當負荷1200W時,鑄鐵四柱760散熱器,不同水溫下所需片數。
簡化公式估算:所需片數=采暖負荷/標準散熱量X片比系數。也可用軟件計算所需片數。要知道,原廠房采暖系統按散熱器設計的,一般不會考慮空氣源熱泵機組這么低的水溫。我們用空氣源熱泵機組采暖時,必須考慮末端的實際散熱能力,是否與熱泵的制熱能力相匹配;我們必須考慮散熱器的實際散熱能力,是否滿足建筑耗熱量的需求。